------记我们的学生干部
唐珂,来自建筑与艺术分院1605班建筑工程技术专业。自入学以来已连续两个学年荣获奖学金,多次评为“学雷锋先锋”“优秀共青团干部”等多项荣誉称号,别人眼中的她,落落大方,内外兼修。她一直坚信,立志不坚,路只有不停地走,一步一步地走,才能走到梦想的尽头。
学习在于积累和效率
在刚踏入建筑工程这个专业时,唐珂也彷徨过很长一段时期,担心自己未来何去何从,理工科所需的逻辑思维本身就是自己的弱点,班级女生少,没有高中伙伴那般能够畅所欲言,她迷失在了网络和自己一个人的世界中。就在这时,班级辅导员张巧玲老师给予了她力量,推荐她担任班级团支书,给她能够广泛社交的机会,鼓励她进入分院团学社,促使她为自己的大学生活重新焕发活力。
随后而来的便是改变,在大学的第一学年,唐珂每天伴着晨曦来到教室,顶着月亮回到寝室,老师的谆谆教诲让她明白,大学是学习的地方、是提升自己素质的地方、是增强自己综合能力的地方。经过刻苦学习,她获得了第一学年的国家奖学金。
在继后不断的学习和进步中,唐珂拾到了自信,明白了自己和本专业的契合之处,她开始明白,自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大学生,也是这样一个因梦想而不普通的大学生。
担任学生干部、获得国家奖学金的意义不仅仅在于物质上的奖励,更在于这是一种荣誉、一种责任、一种精神上的慰藉与激励。每当想放纵时,唐珂会明白自己的所得,应该起到带头模范的作用。每当工作压身不想继续时,她又会想到自己更加努力的工作是对老师和国家的回报。或许梦想终不能实现,但是只有踏实工作、老实做人,会对社会做出贡献,从而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。
在很多人看来,考试成绩平均分高达83.6分的唐珂必然在学习上埋头苦读,但实际上她并不像传统意义中的学霸,她没有整日的死记硬背,也没有整日躬耕于学习之中。在她看来,学习是一条漫漫长路,重在行走的途中多留心,多积累,多奋斗。她坚信机遇只会留给那些有准备的人,成绩优异的背后是肯定需要付出辛勤汗水的。平日里的她,注重上课的效率,认真学习专业基础课程,积极与老师互动,通过理解来掌握知识重点,真正将每个知识点记在脑中。正如巴甫洛夫所说:“你们要想攀登到科学的顶峰,应该先通晓科学的初步知识”,只有打好基础,才能付诸实践,成就未来梦想。每临近期末考试周,一些同专业同学会担心考试内容太多,记不过来,身为团支书的她,总在班级中组织学习小组,帮助大家梳理重点,同时也使自己温故了一遍知识点。
合理规划,筑梦未来
三年的大学生活,树立梦想是对它的积极态度,但在梦想的背后,一定少不了合理的规划。当有了规划,就如夜航的船只有了一盏不灭的灯塔,不至于迷失自己的航线。唐珂在平时习惯给自己制定各种计划表,从宏观的整体规划,到微观的每日计划。在大一大二两年里,她在学习的同时积极参与学生工作,进入过长沙职院宣讲团,通过合理安排时间,做到了工作学习两不误。在负责地完成每一份任务的同时,她悉心培养小部员们,精心安排培训与指导。在课余之外,她还和小伙伴们报名参与各类志愿者活动,服务社会,服务大众。两年的学生工作及活动,不仅给了她很多的磨练机会,也赋予了她丰富的经验教训,提高了沟通能力和组织力。
在暑假中,她参加了“三下乡”社会实践调研,对于长沙周边的田野乡间进行了问卷调查及实地考察。炎炎夏日里,一走就是好几个小时的田间小径,而她的目的只为多了亲近几个孩子,多服务几位老人。虽然累,但在这过程中,她觉得亲身进入到下乡的生活中,亲耳聆听孩子们的童谣,亲眼目睹偏远乡间的生活条件,这一切比上课更令人奋发人心。
每个人都在一点一滴中成长,回首时便会发现,一步步的积累,终会有本质的飞跃,只要坚持,梦想就会叩击你的门户。就如荀子所云:不积跬步,无以至千里;不积小流,无以成江海。在唐珂看来,只要心怀梦想,在人生的道路上踏踏实实的付出,终会收获鲜花与硕果.

唐珂学姐